2015開局年:家紡業的機遇與布局
——中國家紡協會赴浙江家紡企業集群調研紀行(下)
三月柳綠,江南春早。2015年的大幕已經拉開。家紡行業在新的一年里,將如何抓住新機遇,做出新布局,尋求新突破?帶著這樣的問題,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在參加余杭、海寧兩個家紡展之后安排2天時間,先后來到余杭、海寧許村、桐鄉大麻家紡集群調研,與地方領導、協會和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并深入家紡布藝企業昌華、華爾泰,金永和實地調研。調研時間安排緊湊,內容涉獵廣泛。家紡協會副秘書長李杰等全程陪同調研。
金永和:日子過得"挺瀟灑"的布藝企業
金永和家紡是海寧的品牌企業,共有3個生產廠區,分別織造沙發、窗簾面料和植絨面料,年產值達5個億。沙發面料以出口為主,主要供應中東、俄羅斯、南美和美國等市場。
楊兆華會長很關心企業的新年開局情況:"今年節后開工率怎么樣?"
金永和老總姚惠標介紹說:"今年開工率不錯,主要是海外訂單沒有減少,客戶的忠誠度很好。"
楊兆華說:"我到集群和企業來都要問這個問題。開工率高說明市場有需求,重要的是就業問題有保障。"
姚惠標風趣的說:"只要晚上能聽到機器響著,就睡得很踏實,聽不到機器響就睡不著了。"
在整體經濟下行和行業市場下滑的情況下,許多家紡企業感到"亞歷山大",困惑茫然,而金永和2013、2014連續兩年的增長率都達到10%。這樣的業績,日子過得的確"挺瀟灑"。
那么,金永和的優勢和經驗是什么?
姚惠標說,在市場下滑的情況下我們能夠保持增長10%的確很不容易。金永和主要實施了一些應變措施:一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調整了產品結構,增加了植絨面料加工,由外發改為自己加工;二是延長產品線,開設了成品窗簾加工車間,為客戶"量身定做";三是開辟了電子商務網絡銷售平臺,加工彈力沙發套等產品專供電商平臺,業績提升很大;四是更新設備提高產能和質量,確??蛻舨涣魇?。
楊兆華會長聽了姚惠標的介紹很高興并給予了肯定。金永和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不僅通過設備更新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還能敏銳關注到市場需求變化隨時調整產品結構,同時,積極拓展電商渠道,這些措施很好,都是應對市場下滑風險的積極對策。實踐證明,我們的市場還是有空間的,就看我們能不能發現和怎么去捕捉。
楊兆華會長建議,金永和是個知名品牌企業,這樣的企業海寧還有不少,政府應給與大力支持和推廣,一方面宣傳和樹立其品牌形象,一方面發揮他們的優勢和影響力來帶動產業集群共同發展,集群品牌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陪同調研的許村鎮黨委書記朱偉強表示,今后將加大對品牌企業的支持力度和宣傳推廣力度,把海寧家紡集群做大做強。
華爾泰:一個可以被稱作藝術沙龍的家紡企業
優美的個性化的環境,從廠區外墻到廠內草坪,從設計中心到生產車間,從多功能會議廳到員工食堂宿舍,每一處都體現著合理的設計創意和充滿人性化的布局,每一處都流淌著濃濃的"藝術范"。
楊兆華會長一行在華爾泰老總徐博華的陪同下,參觀了華爾泰的每一個空間,楊會長連連稱贊:"華爾泰是企業也是'藝術沙龍',體現著現代化企業管理的先進性和文化價值。我們講轉型升級,許多企業不知道從哪里入手,設備、環境、技術、知識等'軟硬件'都需要更新提升。"
徐博華向楊會長介紹說,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模式。華爾泰從創建初期就確立了自己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布藝本身就具有藝術的屬性,企業,當然需要具備藝術的形態和氛圍,產品,從研發到生產乃至銷售終端,每一個環節也都應該用藝術思維去考量。
徐博華是位低調謙遜的人,他總是對于自己的員工充滿感激,他說每一個員工都是那么的盡心盡職。他稱贊設計中心的年輕人,思想活躍、思維超前,總能準確的捕捉到精彩的藝術元素,解決許多技術上的問題。"我常常覺得稍微不努力就跟不上他們的節奏。華爾泰的未來是他們的。我堅信他們會把華爾泰帶領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設計中心的一位年輕設計師說,在華爾泰工作感到心情舒暢,有歸屬感也有責任感。徐總是我們的偶像,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從他身上學到許多優秀的東西。
另一位設計師也表示,從來到華爾泰開始,就認定這是我們創業學習成長的地方,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華爾泰的產品定位高端,個性鮮明,多年來在國際市場受到青睞和好評,即使在近年市場下滑的情況下,華爾泰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徐博華介紹說,"我們始終把握住自己產品的風格定位,每年都派設計師到國外學習和做市場調研,始終把握國際面料市場的最新動態。"
楊兆華會長評價說,"華爾泰可謂現代企業的典范,企業堅持追求'集約化'運營方式,講究'深耕細播',產品精美,附加值高。這是許多企業值得學習的地方。"
昌華家紡:沒有負債卻有最先進設備的企業
昌華布藝已經有20年的歷史,在業內的名氣不算小。從發展的角度上說,昌華不求速度但求穩健。許多同仁給昌華的評價是"一步一個腳印"。
目前,昌華擁有從英國博納斯公司、法國史陶比爾公司、意大利舒美特公司和蘇爾壽公司引進的各種電子提花機、多功能壓花機等。最新引進的西班牙蓋力平網半自動印花機和瑞士布賽全自動印花設備,目前在國內為數不多處于領先地位。
昌華是一個沒有負債的家紡企業,沒有負債或者說不愿意負債,這只是企業的一種運作方式,并非昌華一家,但是,賺了錢如何支配卻各有不同。有人花錢買豪車豪宅,有人花錢"周游列國"等等,錢是自己的,怎么花銷自己做主,也無可厚非。
昌華的老總田葉昌算得上"另類"。他在"圈內"是一位節儉出了名的人,他坐的是普通車、住的是普通房,他從不大吃大喝、出差不住星級賓館,甚至連一件像樣的行頭都沒有。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農民模樣的億萬富翁,一個勤儉節約精打細算的人,卻在購買先進設備上出手闊卓毫不吝惜,一步步把自己的企業"武裝"得強大起來。也許,這同樣是企業的一種運作方式,也許,更是價值觀的體現。
田葉昌介紹說,昌華多年來堅持"有多少錢干多少事。" 總覺得背著債務過日子不舒服,那樣很累。
楊兆華會長對這個穩健的企業和踏實質樸的老總一直給予關注,多年前就來過昌華并留下深刻印象,這次來看到昌華的變化很大,生產廠區在擴建,企業的裝備不斷更新,技術和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唯有不變的是田葉昌本人。
田葉昌說,昌華引進國際先進設備,主要是為產品質量作保障,產品沒有質量作保障就不可能贏得市場和客戶信賴,昌華希望能夠有長期性的發展。"只是目前市場不斷下滑,困難和壓力很大,銷售渠道的拓展是個嚴峻的問題。"老田表示。
楊兆華會長說,首先,企業都有自身的優勢,要把自身優勢發揮最大化。昌華擁有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先進裝備,那就要生產高檔優質面料才行,"高射炮"不能用來打蚊子。市場上個性化消費和高端消費需求不斷增長,要注意這個變化,找到自己的突破點;第二點,要明白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是孤立的,企業之間有許多資源可以互相交流和利用,如技術設備、市場渠道等都存在著許多互補互助的空間,企業應改變過去的"競爭模式",積極建立新型的協作關系,以求共贏。協會今后也將積極努力,發揮橋梁作用,推動企業間的協調發展。
楊兆華會長最后強調:"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都不可能背離國家發展戰略,國家經濟已經步入新常態,在一個時期內,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客觀體現,應該用新的思維看待經濟發展新態勢,行業和企業都應調整步伐,抓住時代的節拍,和著時代的脈搏穩健前行。"
楊兆華會長和田葉昌交流后,參觀了昌華的先進設備和正在安裝的自動化倉庫。(中家紡記者 辛文)[編輯:姝臻]